咨询电话: 027-88109788
加强创新研发与知识产权保护机器人产业向“新”而行!
发布于 2025-03-03 11:16 阅读()
机器人产业“火热”延续。“天工”人形机器人实现134级阶梯稳步攀登,成为全球首例可在室外连续攀爬多级阶梯的人形机器人;各大景点持续“上新”外骨骼机器人,帮助行动不便的游客更好体验游玩乐趣……近段时间,我国机器人产业持续引发社会关注。
202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培育2家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目标。北京、江苏、山东等地出台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相关政策,致力加快产业技术体系创新突破、培育优质企业、研发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当前,机器人产业涌现出哪些新技术、新业态?带着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领域内企业、专家学者。
稳步攀登百级台阶、在雪地中撒欢奔跑而不摔倒、大外力冲击下仍可保持平衡……近日,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下称具身智能中心)研发的“天工”人形机器人引发“围观”。这款能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机器人有何特长?
“过去,我们的机器人稳定奔跑速度仅有6公里每小时,如今每小时可达10公里,甚至12公里。”具身智能中心品牌公关负责人魏嘉星介绍,这一可喜的变化,离不开人形机器人“大脑”和“小脑”的持续进化。近年来,具身智能中心聚焦人形机器人面对多样化、复杂化的场景表现不佳,难以灵活适应多样化的任务需求,以及难以快速部署和应用多样化系统等共性问题展开技术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我中心已围绕具身智能、具身操作、运控等方面在国内外积极完善专利布局。
宇树科技手握国内外200余件专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40%,其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能轻松地跳舞,轻松”拿捏“平衡木、梅花桩;优必选科技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截至2024年6月底,拥有2450余件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相关专利,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创新推动技术革新,以知识产权护航企业发展,助力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向”新“而行。根据有关主体近期发布的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上市公司的百强名单,37家中国企业上榜,我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主体的努力受到了世界的认可。
在北京大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大艾公司),科研人员正加紧研发,确保外骨骼机器人相关新品按时上市、实现商用。这家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识产权成果孵化设立的企业,正向着满足老年人及相关患者的健身、助行等需求不断前进。
谈及近期火热的登山外骨骼机器人,大艾公司董事长帅梅告诉记者,这是外骨骼机器人领域创新主体在积极进行场景创新,向着更广阔的应用场景迅速扩展。
“运动是为了获得愉悦,而非痛苦或损伤。”帅梅说,关节保护、运动功能损伤康复等问题困扰着很多人。大艾公司围绕人机融合多模式混合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创新,取得系列成果。截瘫患者邵海朋穿戴外骨骼机器人走完了全程马拉松,如今他已经可以在拐杖的辅助下独立行走;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手杨淑亭借助外骨骼机器人实现了“站立”传递火炬的梦想……大艾公司正依托自主创新,用科技实现更多不可能。截至目前,大艾公司在国内外累计提交近50件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23件,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件。
此外,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为外骨骼机器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过去,无论是自主设置还是陪伴人设置,要驱动一款外骨骼机器人产品都离不开手动操作,这对这类产品的受众来说很不方便。此外,人工智能外骨骼机器人能感知人行走快慢等主观意愿,实现机器人辅助与人体行为的自适应。”分管技术的大艾公司副总经理邵君奕介绍,人工智能外骨骼机器人在医疗康复、老年护理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与人工智能结合能帮助外骨骼机器人实现“动动嘴,机器人就能动起来”及“对个话,外骨骼就能完成任务”。
“目前,我公司正致力于在奥运款外骨骼机器人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争取尽快推出更多市场需要的产品,让外骨骼机器人成为我们的智能保姆护工。”帅梅说。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赛迪顾问日前发布的《赛迪顾问“十五五”重点产业落地工具册--机器人》预测,“十五五”时期,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将增长至4000亿元左右。可以预见,我国机器人相关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业内人士指出,机器人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建议创新主体用好知识产权,找准研发方向、保护合法权益。
“目前,机器人领域主要面临技术、成本、标准这3个共性问题。技术方面,我国机器人产业核心零部件、稳定性等存在不足;成本方面,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协同不足,提高了研发推广成本;标准方面,存在多种不同规格、不同性能的产品和技术难以兼容等问题,不利于机器人产业进一步发展。”魏嘉星说。
魏嘉星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知识产权助力。“知识产权能够从激励创新、促进数据的共享和运用、保护落地应用的创新成果、促进标准的制定、提升标准的科学性等多个方面,助力解决当前机器人产业面临的难点问题。”
帅梅表示,当前,机器人领域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不够强,九游体育官网专利代理机构水平也参差不齐,难以满足企业需求。“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为企业提供更多知识产权专业指导,帮助企业综合运用专利和商业秘密保护创新成果,推介优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经验,助力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不断迸发,机器人产业进一步发展。”(记者 赵俊翔)
新闻资讯
-
加强创新研发与知识产权保护机器 03-03
-
全力支持襄阳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 03-03
-
2024年全国著作权趋势:登记 03-03
-
湖北打造知识产权转化交易枢纽提 03-03
-
刘太宗:知识产权办案故事背后充 03-03
-
【PDF下载】北京知产法院十年 03-03
-
从物种入侵到知识产权保护 十大 03-02
-
铜陵打造知识产权法治化营商高地 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