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体育门户)官方网站-NineGame

小米22件专利被无效! 华为小米专利纠纷全程回放-九游体育官网
九游体育故事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027-88109788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小米22件专利被无效! 华为小米专利纠纷全程回放!

发布于 2025-08-06 19:31 阅读(

  

小米22件专利被无效! 华为小米专利纠纷全程回放(图1)

  在当今高度竞争的全球科技产业中,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维护核心利益的关键武器。作为中国科技企业的代表,小米集团近年来频繁卷入专利无效宣告的法律攻防战,既作为请求人对他方专利发起挑战,也作为被请求人应对自身专利的无效宣告。

  小米集团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为突破技术壁垒、降低专利许可成本,多次对行业领先企业的核心专利发起无效宣告请求,其中以对华为专利的系列挑战最为典型。2023年初,华为针对小米提起四项专利侵权行政裁决请求,指控小米侵犯其通信和手机功能专利。作为回应,小米迅速采取行业常见的防御策略——对涉案专利发起无效宣告请求,试图从根本上消除侵权风险。

  标准必要专利(SEP):包括发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ZL5.3)和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ZL1.2),这两项4G/LTE技术专利对智能手机制造至关重要且无法通过技术规避。

  非SEP功能专利:包括一种获取全景图像的方法及终端(ZL1.6)和一种锁屏方法及移动终端(ZL1.7),涉及手机拍照和解锁等用户体验功能。

  小米的无效宣告请求基于多重法律理由,包括专利缺乏创造性、新颖性,说明书公开不充分,以及权利要求书超出说明书范围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为此组建了由资深审查员组成的合议组,对案件进行细致审理。在发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专利无效案中,小米提交了18篇证据文件(包括8篇3GPP协议和5篇外文专利文献),试图证明华为专利技术已被现有技术公开或属于显而易见组合。然而,经过长达数月的审查(包括2023年6月19日的口头审理),复审和无效审理部于2023年7月31日作出第562606号审查决定,维持涉案专利权有效,认为小米提交的证据及组合方式均未充分动摇该专利的稳定性。

  同样,针对华为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23年9月1日作出审查决定,用20多页篇幅详细驳回小米的全部无效理由,维持专利权有效。截至2023年9月,华为四项涉案专利均被维持有效,小米的专利挑战未能达成预期目标。

  法律防御手段:在面临专利侵权指控时,被控方申请专利无效是行业常规做法,三星、苹果等巨头也频繁采用此策略。

  商业谈判筹码:即使无效宣告未成功,也能延长时间、增加谈判筹码。据分析,小米通过无效程序拖延华为专利收费进程,期间节省的临时专利费可能超过其法律成本。

  选择性挑战:小米主要针对华为高价值专利发起挑战,尤其是标准必要专利,这类专利一旦被无效将产生行业连锁反应。

  除华为外,小米还曾对其他科技企业专利发起无效挑战。例如,对皇家KPN公司、宇龙和深圳同洲电子等企业的专利提出无效请求。这些行动表明小米正积极运用专利制度赋予的权利,构建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产权环境。

  在主动发起专利挑战的同时,小米自身专利也频繁面临无效宣告考验。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数据,小米共有30件实用新型专利被提起无效宣告请求,其中15件被宣告全部无效,7件被部分无效,仅8件维持有效,无效率高达73%

  智能手机相关专利:在被全部无效的15件专利中,10件涉及智能手机技术,占比66.7%;部分无效的7件专利中,3件与智能手机相关。这些专利多涉及移动终端结构、散热设计等基础性技术。

  家电与物联网设备专利:包括3件净水器专利被全部无效,2件电视专利被部分无效,1件VR设备专利被全部无效。反映出小米生态链企业在快速扩张过程中,专利布局质量参差不齐。

  值得注意的是,这30件无效宣告请求均由同一自然人张静提起,而非行业竞争对手。这种异常现象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专利博弈——张静可能是某方利益代表的稻草人,通过个人名义发起无效挑战,既规避了直接竞争冲突,又能实质性动摇小米专利壁垒。小米在2015年拥有198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意味着约15.2%的实用新型专利经历了无效宣告考验,其中过半未能存活,这一比例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实用新型专利风险: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仅通过初步审查,不进行实质审查,容易因缺乏创造性或新颖性被无效。小米早期为快速构建专利壁垒,可能申请了大量创新高度不足的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撰写质量关键性:被维持有效的专利通常具有更严谨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撰写,保护范围明确,技术披露充分。这表明专利代理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专利稳定性。

  全球化中的专利挑战:在国内市场,小米面临个人提起的无效宣告;在海外市场,则遭遇专业NPE(非专利实施主体)的专利攻击。如2020年,美国InterDigital公司在印度、德国等多国法院起诉小米标准必要专利侵权,小米则在中国法院申请禁诉令,形成复杂的国际专利博弈。

  随着小米研发投入增加,其专利质量显著提升。2024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小米以1889件PCT专利申请量首次跻身全球前十,反映出其从追求专利数量向重视专利质量的战略转变。

  专利无效宣告制度是中国专利法赋予公众监督专利权授予的重要程序,对矫正不当授权、维护公平竞争具有关键作用。根据《专利法》第45条,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该专利权授予不符合法律规定,均可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现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新颖性缺失:专利申请日前技术已被公开或使用。如小米部分被无效专利因先公开后申请而被无效。

  创造性不足: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小米对华为专利的无效请求多基于此理由。

  请求人广泛性:包括竞争对手、行业观察者甚至专利权人自身。如张静个人对小米专利的系列无效请求。

  证据严格要求:必须基于公开出版物等证据,商业秘密或私人通信不能作为无效依据。

  标准必要专利(SEP)无效的特殊性在华为小米案中表现显著。SEP是为实施某一技术标准必须使用的专利,具有强制性。华为涉案的两项SEP已被3GPP采纳为4G标准必选技术,任何遵循该标准的智能终端均无法规避。SEP无效宣告面临更高门槛:

  技术复杂性:涉及通信标准解读和技术对比。小米在华为案中提交了大量3GPP协议和外文专利文献。

  产业影响大:SEP无效可能导致整个标准体系动荡。有分析指出,若小米成功无效华为SEP,三星、苹果等也可能停止支付专利费。

  专利无效宣告与侵权诉讼的交互构成现代知识产权博弈的双轨制。在中国,专利权人可同时通过司法诉讼和行政裁决维权。2023年华为同时采用行政裁决(向国家知识产权局请求处理小米侵权)和司法程序(应对小米的无效宣告),形成多层次法律压力。这种双轨制既提高了维权效率,也增加了被控方的应诉复杂度。

  国家知识产权局2024年新规对恶意提起无效宣告的企业实施黑名单制度,旨在遏制滥用无效程序干扰正常经营的行为,标志着中国专利无效制度日趋成熟,平衡了专利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

  华为与小米之间的专利纠纷是观察中国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博弈的经典案例,其过程跌宕起伏,结局富有戏剧性。2023年1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了华为提出的4起小米专利侵权行政裁决案件,涉案专利包括2项4G标准必要专利和2项功能专利。华为选择行政裁决而非直接司法诉讼,既利用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双轨制,也避免了冗长的诉讼程序。行政裁决具有效率优势,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处理的首批重大专利侵权纠纷平均周期仅4个月,这对希望快速解决争议的华为更为有利。

  程序防御:2023年2月起,小米分四次对华为四项涉案专利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利用无效程序拖延行政裁决进程。根据《专利法》,无效宣告期间可申请中止侵权案件审理。

  技术抗辩:针对华为SEP,小米主张专利不具备创造性,提交大量3GPP协议和专利文献证明技术已被现有公开;针对功能专利,则质疑其新颖性和实用性。

  舆论引导:小米公开表示双方就专利许可在积极谈判,强调尊重知识产权,寻求多元调解,塑造负责任企业形象。

  标准必要专利审查:在发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专利无效案中,合议组进行了扎实的庭前阅卷和合议,查阅大量背景技术,最终认定小米提交的18篇证据未能动摇专利有效性。

  功能专利审查:对一种锁屏方法及移动终端专利,审查员重点分析锁屏背景自动切换技术的创新点,维持专利权有效。

  效率与质量平衡:四项无效请求均在6-8个月内审结,比法定12个月时限更短。

  2023年9月13日,在行政裁决和无效宣告程序尚未全部完结之际,华为与小米突然宣布达成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覆盖包括5G在内的通信技术。这一和解具有多重战略意义:

  技术共享:交叉许可使双方能合法使用对方专利技术,华为强于通信,小米擅长智能硬件,形成互补。

  行业示范:展示中国头部企业有能力通过协商解决知识产权争议,避免囚徒困境。

  法律态势明朗:华为四项专利均被维持有效,小米面临败诉风险。继续诉讼可能被裁定侵权,支付更高赔偿。

  商业理性驱动:华为需要专利收入反哺研发(2024年研发投入近1800亿元),小米需稳定供应链,冲突不符合双方长期利益。

  国际竞争压力:面对苹果、三星等共同竞争对手,国内企业内斗损害整体竞争力。

  华为知识产权部部长樊志勇的表态印证了这一观点:这份许可协议再次体现了行业对华为在通信标准领域所做贡献的认可,也让我们得以加强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投入。小米战略合作部总经理徐然则强调:这充分体现了双方对彼此知识产权的认可和尊重...以知识产权推进技术普惠。这种共赢姿态标志着中国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质的飞跃。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恶意无效宣告的规制,以及企业专利质量的提升,中国有望形成既保护创新者权益、又促进技术扩散的良性循环,为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九游体育官方平台九游体育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