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027-88109788
聚焦 从依赖进口到国产崛起科技赋能户外服装市场巨变!
发布于 2025-07-31 13:25 阅读()
今年是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65周年。65年前,中国登山队的防寒登山服装等装备都要依赖进口。但如今,随着我国功能性服装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高海拔登山装备和服饰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在满足专业极限运动需求的同时,也极大促进了登山等户外活动的普及和发展。
2024年,我国户外消费规模突破3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近40%。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户外产业全景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户外产业总规模将达8526亿元,其中装备市场占比达54%。
伴随着人们对高品质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户外运动方兴未艾。在此背景下,我国户外运动服装以及相关装备的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成为服装行业增长曲线中的一匹“黑马”。在今年的“618”购物季,户外运动服装及装备的销售热度再次全面爆发。
“什么值得买”平台数据显示,在今年的“618”购物季期间,运动服饰、户外装备销售额同比增长330%和313%,户外品类成为消费亮点,增长势头强劲。
“与‘双11’购物季相比,目前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主要集中在透气和防雨功能。比如,迪卡侬MH500系列产品、始祖鸟Gamma Lightweight产品以及伯希和的三合一冲锋衣,是今年‘618’户外服饰销售额的前三位。”“什么值得买”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
知名羽绒服品牌波司登在筑牢羽绒服领军品牌阵地的同时,还将自己的产品赛道拓展到轻户外服装类别。“波司登新研发的单壳冲锋衣推向市场之后反响非常好。”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高德康说。
在北京菜市口商圈的一家迪卡侬门店,门店负责人向《中国纺织报》记者介绍,除了常规的户外服装,方便夏季休闲露营使用的快开式帐篷、充气坐垫、防潮地垫等产品近期销售持续火爆,轻量化装备销量同比增长超过80%。
适用于夏季的轻量化户外服装风潮也席卷了产业的制造端。在著名的冲锋衣制造产业基地浙江三门,冲锋衣企业也迎来了生产和销售的高峰期。“在‘618’期间,公司户外服装需求旺盛,防晒衣销售出现断货。”浙江森波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海波介绍。
过去,我国的高端户外装备市场主动权长期掌握在国外品牌手中,但如今,国产品牌正在依靠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逐步替代国外品牌的市场份额。
透过“618”户外服饰性增长不难发现,其背后的核心驱动力也正是服装的功能性面料技术的开发应用。
“户外服装面料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防水透气,下雨时,水滴不能透进衣服里,但是当消费者出汗时,汗水可以从衣服里排出去。”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张健飞说。
凯乐石研发的“8000米级”登山服,通过仿生学设计降低风阻30%,实现了对国外品牌的超越。
凯乐石品牌相关负责人介绍,Mont-X系列冲锋衣的GORE-TEX 3L面料采用了三层压胶工艺,可以将防水指数提升至 28000mmH₂O,相当于在面料表面形成纳米级 “防水层”。此外,面料采用的ePTFE微孔结构又能让汗液以水蒸气形式排出。由于使用了这种类似于“会呼吸”的面料,登山队员穿着Mont-X冲锋衣在零下30℃的环境中连续行进12小时,内层衣物始终可以保持干燥状态。
卢海波介绍,其研发团队创新推出的融合“轻量黑科技”的防蚊产品,在面料中植入了薄荷微胶囊技术,在保持清凉感的同时,还将冲锋衣防蚊技术迁移至防晒衣,增加了夏季驱蚊功能。
探路者联合科研机构推出的“纳米双透智能防护膜材料技术”,通过纳米尺度的创新,实现了既能有效抵御液态水和气溶胶的侵袭,让面料保持15000mmH₂O的防水指数,又能确保水蒸气和空气的顺畅通过。
科技的融入为户外服装产品的销售带来了新的增长点。目前,冲锋衣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科技面料与时尚设计相结合,成为各大品牌发力户外赛道的着力点。
如今,骆驼的ENFO-TECH、伯希和的Storm Breath以及凯乐石的Filtertec等面料技术,作为户外品牌的独家硬实力,在防水、透气、速干等主要性能上不断创新升级,满足了各层次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当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包括户外服装在内的纺织服装产业现代化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
波司登首创推出的风衣羽绒服、轻薄羽绒服、泡芙羽绒服、高鹅绒三合一冲锋衣羽绒服等系列,以品类的创新拓宽行业赛道,延长了羽绒服的销售季节,拓展了羽绒服的市场空间。
在高德康看来,品牌要不断关注消费者更加个性化、品质化、多元化的需求,聚焦时尚功能科技服饰主赛道,通过差异化的定位,高质量满足不同层级消费者的需求。
在ISPO上海展,户外品牌骆驼推出的户外服装配备了可穿戴的卫星直连天线,可以提供全天候直连卫星服务,包括北斗高精度卫星定位、高精度轨迹锁定、卫星通话及紧急呼救等功能。该品牌的羽绒服不仅填充了含绒量达95%的拒水白鹅绒,还使用了3D立衬羽绒仓技术,在解决冷点的同时,还可以确保体温分布均匀,即便在-40℃的极寒环境中,依然能保持干燥蓬松。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智能户外装备的市场渗透率增长迅猛,比如运动手表与服装的互联、服装面料的自修复功能等,都在为户外服装消费市场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我国户外运动日趋普及,户外运动服装行业需要与时俱进,从粗放式发展尽快转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品牌化、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集约化发展。
在东华大学教授、博导孟婥看来,满足时尚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定制产品,植入柔性传感元件的可穿戴产品,具有功能性和舒适性的竞技运动类产品,是行业发展的新路径。
“高性能、多功能、可持续、智能化的材料层出不穷,推动着产品从基础功能向防紫外、凉感、抗菌等场景精准适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说,强化功能性面料、人工智能设计、绿色工艺等关键环节的创新,是品牌今后着力的方向。
新闻资讯
-
聚焦 从依赖进口到国产崛起科技 07-31
-
《深圳市直播电商发展全景分析报 07-31
-
北京棉田集团董事长马涛:民营经 07-30
-
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07-30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服务保 07-30
-
浙江海宁强化保护服饰企业知识产 07-30
-
中国服装协会“2024行业百企 07-30
-
掉粉超470万!又一千万网红被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