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027-88109788
从浙江、广东到安徽关税博弈下中国制造的突围办法!
发布于 2025-07-29 04:50 阅读()
当加征关税的阴云反复笼罩全球贸易市场,中国制造企业正经历着一场特殊的“大考”。中美宣布暂缓“对等关税”之后,CGTN的记者深入浙江、广东、安徽等地,蹲点走访多家企业,从温州鞋履的一针一线到广东纺织的一缕一纱,再到安徽汽车零部件的一厘一毫,面对关税壁垒带来的成本压力与市场波动,中国企业没有停下脚步。他们或转向智能制造,或深耕内外市场,或布局全球产能,用各自的探索书写着突围的答案。这份答案里,蕴含着中国制造的韧性与智慧。
作为“中国鞋都”和电气制造高地,浙江温州的企业正经历关税博弈下的转型阵痛与突破。老牌鞋企康奈集团的车间里,工人正加急打包发往欧美的鞋履。“90天暂缓‘对等关税’的消息,让上海仓库积压的货物终于能出库了,”国际贸易部副主任吴素娟的话语道出行业焦虑。这家曾在美开设十余家门店的企业,如今对美出口占16%,第一双固特异皮鞋便销往美国的渊源,让其对关税波动更为敏感。
关税压力倒逼企业求变。企业“二代”郑莱莉通过短视频与美国消费者对话,一条吐槽关税的内容意外被CNN转发,让中国民企声音走向国际。她坦言,“当时真的很焦虑,没想到会引发关注。”
更深层的变革发生在生产端。制造负责人刘昌勇介绍,公司引入全球仅两条、国内唯一的柔性智能生产线,效率提升一倍,赢得欧美客户认可。但他也强调:“羊皮鞋面的抛光精度,很多工人的眼睛堪比尺规,”定制化鞋履仍需匠人手艺。
食堂里,记者与工人闲聊。他们未必懂关税细节,却用坚守诠释责任。企业的温情食堂、夫妻房、集体婚纱照等举措,构筑起独特的人文关怀。“留住两个老员工,比招十个新人靠谱,” 一位21年工龄的老员工的话,道出制造业的生存智慧。
转型浪潮中,智能家居企业“早晨电子”靠技术创新逆势增长,该公司的“智能指纹机器人”能远程控制传统开关,在海外市场颇为畅销。中美暂缓“对等关税”后,九游体育仓库出货量激增10倍。创始人李乐周说:“从代加工到自主定价,我们试过每天涨价1美元,市场接受度证明了价值。”目前其产品海外售价30美元,仅为美国同类产品的1/3。
2024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再次突破3000亿美元,连续30年保持世界第一。但在美国新一轮加征关税的冲击下,作为全国最大服装生产基地之一的广东,正经历着“狂风骤雨般的挑战”。广州塘步村90%的人口从事出口贸易,一位招工负责人坦言,“自4月美国加征关税以来,不少工厂因订单锐减、成本上升而倒闭,仍在运营的也大多举步维艰,之所以还在招工,更多是为了填补流失的员工,而非业务扩张。”
“当关税达到100%的水平时,我们的出口基本暂停了,货物积压在仓库,客户承担不了,九游体育我们工厂也承担不了。”广州科比皮具的副总裁佘春晖对关税带来的“寒意”感同身受。公司开始走上“出口转内销”的道路,尽管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但向前一步是迎接挑战,原地踏步则无异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面对压力,企业走出了不同的突围路。广州汇桐实业集团选择“向外走”,2017年起在印度尼西亚和孟加拉国投资设厂,尽管提高海外工人效率需要1-2年才能追赶国内水平,但汇桐集团总经理张宣浩认为,这是必须要做的事。他更强调,单纯的产能转移已不足以应对全球竞争,创新的多元化才是根本。
作为早就被美国制裁打压过的“过来人”,位于佛山的溢达集团则展示了另一条路径:彻底回归,深耕14亿人的内需市场。几十年前,溢达是中国最早将成衣出口到美国的企业之一,而如今,他们的业务重心已完全转移。
溢达集团品牌及零售副总裁蔡崴说:“我刚加入公司时,八成订单来自欧美。贸易战开始后,我们决心转向国内。现在情况完全反过来了,八成是国内订单,美国订单几乎为零。”
蔡崴坦言,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从管理层到每一位员工转变思维,坚定地走下去。正是这种“关关难过关关过”的韧性,让溢达的内销品牌年销售额相比2020年增长了二十倍,并构建起从原材料到成衣零售的全产业链壁垒。他们用实践证明,当自身足够强大时,便能做到“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美国对汽车零部件加征的关税,让中国相关企业面临实际税率高达72.5%的压力。安徽作为汽车出口“冠军”,其零部件企业的应对之道颇具借鉴意义。
黄山冠润汽车曾年对美出口1000万美元,占出口总额30%,关税冲击下订单骤降。但创始人戴朝樑的应对很“灵活”:企业多年未设生产专线,产品为通用型精密零部件,可迅速切换供应厂家,避免库存积压。加上工人对尺寸精度的“倒背如流”,产线很快恢复常态。如今,他们正积极开拓东南亚、南美等新市场。
莫森泰克是一家位于安庆市专注汽车开闭系统的企业,多年前就布局芯片自主研发,实现90%以上自主研发和国内供应,避免被“卡脖子”。面对产线扩张计划推迟,企业通过AB班轮岗保证生产,还依托整车出口渠道打入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市场,实现“以退为进”的战略突围。面临压力,总经理孙玉龙仍乐观从容。他表示,中国企业无论如何“肯定能活下去”。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美方对供应链溯源监管趋严,传统转口贸易手段愈发受限。在此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海东指出,中国汽车行业需从“全球制造出口”向“区域化布局”转型,让产能更好地服务于所在区域。
在安庆市的门户港口——安庆港,码头一片繁荣。安徽省安庆市商务局副局长毕长流表示,在2018年特朗普第一次加征关税后,该市便迅速加速海外市场拓展,稳住对美基本盘,同时扩大非美国市场。安徽汽车产业“朋友圈”已拓展至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浙江鞋厂的智能生产线到广东纺织的海内外布局,再到安徽汽车零部件的精密调整,中国制造企业在关税博弈中的突围路径虽各有不同,却指向同一个核心——以创新为笔,以韧性为墨,在不确定中锻造确定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企业的生存智慧,更是中国制造在全球变局中稳步前行的底气。
新闻资讯
-
从浙江、广东到安徽关税博弈下中 07-29
-
南山智尚荣膺中国服装协会“20 07-29
-
酷特智能:2024营收再超7亿 07-29
-
【喜报】“2024行业百企发布 07-29
-
北京专利申请律师 07-28
-
津南区实用新型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07-28
-
路盛专栏 中国专利行政执法全景 07-28
-
格物致品作为被告被上诉人的1起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