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体育门户)官方网站-NineGame

BD之王遇冷?和铂医药出海背后的隐忧:收入倒退回两年前 研发缩水超5成-九游体育官网
九游体育故事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027-88109788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BD之王遇冷?和铂医药出海背后的隐忧:收入倒退回两年前 研发缩水超5成!

发布于 2025-07-04 09:15 阅读(

  

BD之王遇冷?和铂医药出海背后的隐忧:收入倒退回两年前 研发缩水超5成(图1)

  企和铂医药公告披露,与日本大塚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协议显示,和铂医药将其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BCMAxCD3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TCE)HBM7020在大中华地区以外的全球开发、制造及商业化权益授予大塚制药,借此获得4700万美元首付款及近期付款,叠加最高6.23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合计约48亿元人民币),以及未来产品销售分成。

  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和铂医药已完成17次BD出海交易,成为国内BD出海交易数量最多的药企。同时,公司正在业绩波动、研发投入持续萎缩及与百奥赛图的专利纠纷渐入关键阶段的多重挑战中寻找平衡。尽管2024年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研发费用缩水超五成,但公司BD合作的节奏并未放缓——2025年上半年已达成5笔BD交易。这家以BD模式为核心的企,正站在业绩稳定性与技术护城河的双重考验路口。

  作为国内极少数未实现产品商业化却能依靠BD业务连续盈利的生物技术公司,和铂医药的收入几乎完全依赖BD业务。2024年,公司录得收入3810万美元,同比下降57.43%;年内溢利为274.2万美元,较上年同期2276.3万美元下降87.95%。尽管业绩出现大幅收缩,但仍延续了盈利态势,实现连续两年盈利。

  从收入构成看,分子许可费、研究服务费及技术许可费是其全部营收来源。其中,和铂医药将与分子许可协议相关的研究服务费、技术许可费(统称“基于平台的研究收入”)和分子许可的里程碑付款列为经常性收入。2024年,经常性收入和分子许可费预付款合计3810万美元,不仅同比大幅缩水,甚至低于2022年4065.9万美元的水平,收入规模呈现倒退态势。

  由于尚未实现产品商业化以形成自我造血能力,和铂医药的收入高度依赖商务合作模式,这种单一的营收结构使其收入数据极易受合作节奏、项目推进等外部因素影响,呈现出显著的震荡特征。2024年其业绩波动的核心就是源于其分子许可费预付款的剧烈震荡,当年该项预付款仅2118.7万美元,较2023年的8379.3万美元缩水超七成。

  回溯2023年,公司正是凭借与Seagen、Cullinan、科伦生物等企业的授权合作实现业绩爆发,当年收入达8950.2万美元,同比激增120.13%,年内溢利2276.3万美元,首次扭亏为盈。而2024年因首付款规模不及上年,直接导致营收大幅下滑。

  在此背景下,和铂医药着重强调“经常性收入”的稳健增长——2024年该项收入达1690万美元,较2023年的570.9万美元激增196.5%。但这一指标的亮眼表现,仍难掩总收入低于2022年和2023年的现实。与此同时,作为科技驱动型药企,和铂医药的研发投入已连续两年下滑:从2022年的1.35亿美元降至2023年的4508.1万美元,2024年进一步缩水至2099.9万美元,降幅超五成。

  和铂医药的发展路径在行业中颇具典型性。如今,业绩的剧烈波动与研发投入的持续收缩等多重压力交织,这家高度依赖外部合作的生物药企,其后续的每一步战略选择与实践,都将成为生物医药行业观察企业发展路径的重要参照。

  在业绩承压与模式争议的背景下,和铂医药在核心技术保护层面也传来新动态。近日,和铂医药对外公布了其核心专利维权的最新进展。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25年6月5日作出审查决定,维持和铂医药“结合分子”专利权(专利号:CN8.0)有效,该专利涉及利用转基因动物制备全人源仅重链抗体(HCAb)的方法,此次决定正是针对百奥赛图此前提出的无效宣告请求作出的。

  这场专利纷争的源头可追溯至2024年。当年9月27日,和铂医药以百奥赛图RenNano平台侵犯其“结合分子”专利为由,向上海法院提起诉讼并获立案。面对诉讼,百奥赛图先后两次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先是2024年11月8日百奥赛图向上海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一审被驳回裁定;而后2025年3月14日又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但最终被最高人民法院确认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对该侵权诉讼具有管辖权,案件进入后续审理阶段。与此同时,百奥赛图针对涉案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的无效宣告请求,也以此次“维持有效”的审查决定画上阶段性句号。

  值得关注的是,涉案的“结合分子”专利是和铂医药HarbourMice®平台的核心,而该平台正是其商业化布局的关键支撑——依托这一独有的技术平台,公司得以稳定孵化高质量分子,进而构建起BD授权、NewCo等多元化合作模式。不过据百奥赛图在和铂医药披露公告次日通过公众号作出的回应显示,和铂医药该HCAb平台的涉案中国专利将于2025年7月22日到期。

  随着案件即将进入实质性审理阶段,这场围绕核心技术的专利博弈已逐渐升温。其结果不仅关乎两家头部抗体药企的发展走向,亦将对国内抗体药物领域的技术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和铂医药主动起诉百奥赛图,标志着中国Biotech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确权’,凸显生物医药领域早期专利布局与维权机制的重要性。”林先平强调,“和铂医药凭借HCAb平台的稀缺性,与阿斯利康、辉瑞等大药企深度绑定,形成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专利纠纷若升级为‘口水战’或诉讼拖延,可能消耗行业资源,阻碍技术迭代。”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表示,这一事件对中国生物医药产品的影响可从三个层面展开分析,“从创新保护角度来看,和铂医药与百奥赛图的专利纠纷凸显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面临的挑战。此次纠纷提醒行业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意识,完善专利布局和管理体系。在全球市场拓展方面,专利纠纷可能会对企业的国际形象和市场信心产生一定的影响。国际市场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更为严格,一旦发生专利纠纷,可能会引发国际合作伙伴的担忧,影响企业的海外合作和市场准入。因此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专利问题,提前做好专利风险的评估和防范。在竞争伦理平衡方面,此次纠纷引发了对行业竞争伦理的思考。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但竞争应该在合法、合规、公平的框架内进行。企业应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避免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竞争优势。行业协会和相关部门应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制定明确的竞争伦理准则,引导企业开展良性竞争。同时,要鼓励企业之间开展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九游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