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体育门户)官方网站-NineGame

解析民营经济促进法④丨以法治保障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组织的创新活力-九游体育官网
九游体育故事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027-88109788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解析民营经济促进法④丨以法治保障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组织的创新活力!

发布于 2025-05-13 08:33 阅读(

  九游体育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科技创新是《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重要内容,法律对此设立专章作出规定。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和民营企业家认为,《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民营经济组织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将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动能和创新活力。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民营经济促进法》主要规定了哪些内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答记者问时介绍,《民营经济促进法》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积极发挥作用。明确支持有能力的民营经济组织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经济组织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对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发挥数据赋能作用、加强技术应用与合作、鼓励人才培养使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作出规定。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创新发展政策所所长、研究员眭纪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近年来,我国在信息技术、汽车、新能源、先进制造、家电等领域涌现出一批民营创新领军企业,一些企业已经进入基础研究领域,有的甚至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些企业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在各自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示范带动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引领行业的创新发展方向。

  “为了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保护民营企业的创新收益,有必要通过法律形式为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灵活高效的创新生态、切实可行的创新服务。《民营经济促进法》可以给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稳定预期,减少政策的不确定性,有效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和技术路线选择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眭纪刚说。

解析民营经济促进法④丨以法治保障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组织的创新活力(图1)

  光伏行业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一大“聚集地”。面对当前全球光储市场安装需求快速增长、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技术迭代迅速的趋势,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隆基绿能、帝尔激光等多家民营光伏企业和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不久前联合发布《关于积极推动光储产业自主创新和原创技术发展的倡议书》,倡议光储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鼓励科研人员勇于尝试新的技术路线,不怕失败,在实践中孕育原创成果等。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全球市场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张含冰在看到《民营经济促进法》后兴奋地说:“《民营经济促进法》在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织科技创新方面规定的制度举措非常到位。未来,做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贯彻落实很重要。”

  “中国民营企业是世界上最具创新精神的群体,他们有敏锐的直觉和敢于尝试的勇气。最近几年,民营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有所提高。但是还有一些中小企业需要通过有组织的学习来帮助他们提高意识。”张含冰说,“在鼓励民营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的同时,地方对民营企业的投资布局需要从长期主义出发和从产业配套出发,不能仅仅考虑、考核短期的投资规模。同时,还要避免出现因产业过度集中而导致产能过剩问题。此外,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帮助民营企业了解海外的经营环境、法律法规、税务政策、劳动法等方面知识。”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积极发挥作用。“《民营经济促进法》让民营经济的发展有法可依,这为创新型企业鼓足了干劲,让我们倍感振奋。可以预见,有了《民营经济促进法》的‘保驾护航’,民营经济组织的创新发展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国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国术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作为人工智能赛道的民营科普展品研发企业,将积极探索‘创新技术引入中国,中国产品走向全球’的经营思路,把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沉淀在公司,把优质产品销往全球。”

解析民营经济促进法④丨以法治保障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组织的创新活力(图2)

  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民营经济组织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民营经济促进法》在这方面作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研究员李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民营经济促进法》将知识产权嵌入民营经济发展的全链条。法治为民营经济组织的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及其转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民营企业是原始创新的主力军。《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国家加强对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原始创新的保护。这释放出一个信号,即国家欢迎有着真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并对其创新成果给予‘强保护’。《民营经济促进法》还规定,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这有助于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等违法行为,对能够带动和促进民营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的企业进行保护,引导其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积极发挥作用。”李新说。

  《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加大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区域、部门协作”等。李新认为,这种对民营经济创新成果的全方位保护,不局限于知识产权主管部门或公检法机关,也不局限于国内维权,而是在加强区域、部门协作的基础上,为民营经济组织提供快速协同保护、多元纠纷解决、维权援助以及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同时,《民营经济促进法》专门提到“风险预警”等知识产权服务,这就要求发挥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贸易管理部门、产业主管部门,以及行业组织、研究机构等力量,全方位多层次地提供保障。

  “从《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相关规定看,我国鼓励产学研融相结合,各方协同发力,将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是开放科研资源共享,支持民营企业使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公共研发平台,推动技术验证、标准制定等环节的开放合作。二是鼓励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业投资等方式加速成果产业化,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三是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创新联合体,形成‘企业出题—科研机构答题—成果落地’的闭环机制,提升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市场化转化效率。”李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