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体育门户)官方网站-NineGame

我国中小企业专利创新活跃-九游体育官网
九游体育故事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027-88109788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我国中小企业专利创新活跃!

发布于 2025-01-04 12:06 阅读(

  

我国中小企业专利创新活跃(图1)

  中小企业是创新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记者从12月2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4年我国中小企业专利创新活跃,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55.1%,较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32.74万项发明专利,占全国企业发明专利总量的11%。知识产权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广泛分布在各个行业领域,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梁心新表示。

  202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对促进中小企业专利转化运用作出部署。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中小企业专利创新更加活跃,保护和运用能力持续提升。2024年,我国中小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55.1%,较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小型、微型企业产业化率分别为57.8%和36.7%,连续两年持续提升,并创“十四五”以来新高。中小企业的有效发明专利中,独立研发产生的比例为75.3%,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

  “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除了需要加大自身研发投入外,也需要加强专利技术供给,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专利转化运用的主要供给侧。”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表示。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以产学研为纽带,推动各地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强化协同创新和技术对接,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加速成长。今年1月至11月,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5.5万次,同比增长19.1%。

  近期,工信部发布了《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引导优质中小企业进一步提升专精特新发展水平。“知识产权能够直接反映企业创新质量,是专精特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关键核心指标。”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商超指出。

  目前,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评价指标体系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和成长性等方面设置23个指标,其中4个指标考察企业知识产权情况,权重为18%。“比如,在评价企业创新产出方面,我们引入‘发明专利网络点度中心度’指标,考察企业专利推广运用情况。在评价企业专业聚焦方面,采用‘发明专利集中度’指标来考察企业聚焦细分领域深耕细作的成效。在评价企业国际化发展方面,采用了‘PCT国际专利’指标。”商超说。

  截至目前,我国已涌现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2024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专利创新方面表现突出——拥有发明专利数量32.74万项,户均22.3项,占全国企业发明专利总量的11%。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明专利密度领先,每千名研发人员平均拥有发明专利数量364项,每亿元研发费用产生的发明专利数量72.7项。值得注意的是,约1/4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专利申请,从高校科研机构受让专利技术成果的占比达16.5%。

  商超介绍,工信部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推进工程,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两部门正加快打通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和高校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系统的数据接口,将高校科研机构的存量专利进行分类匹配,完成后能够实现面向中小企业的专利精准推送。”商超说。

  【大国粮策·强农报国】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培养智能育种人才,推动育种技术革命

  【大国粮策·强农报国】华南农业大学校长薛红卫:智慧农业,引领农业发展新时代

  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推动着信息平权,使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发布虚假错误的信息。科普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不能被流量为王和眼球效应所裹挟,而应坚持科学性、合法性。

  记者2日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投”)了解到,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于近日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

  当下,人工智能的火热让人们对其有了深刻的体会。尽管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但一提起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互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已广为人知的应用便浮现在人们脑海中。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闸门开合,水涨船高。2025年1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大关。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同比增长5.1%。

  波澜壮阔的海洋中,更多宝藏正待发掘,深海油气资源就是其中的宝藏之一。深海区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今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产生和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存储方式,如硬盘、磁带等,正面临存储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以及存储设备寿命短等诸多限制。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两种记忆在大脑中可以协同工作。然而,当两种记忆产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

  量子计算正加速发展!2024年12月上旬,谷歌公司推出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几天之后,我国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了“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这是商业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这对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至关重要,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系列深层变革。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需深化基础研究,把握底层框架和逻辑,做好体系化构建。

  享受便利的同时,掌握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更为重要。如何培养更多懂人工智能、会应用人工智能、能研发人工智能的人才?

  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发布——晒晒中国空间站的亮眼“成绩单”

  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12月30日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九游体育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九游体育

  科技部30日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